刺五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寒露丨二十四节气 [复制链接]

1#

二十四节气

寒露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摧折有余青,徙横未须束。

——苏辙

寒露简介

寒露是秋妈妈的第五个节气宝宝,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日期是每年公历10月7或8或9日。

寒露的到来意味着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对秋收十分有利。寒露时节,古时有赏菊、饮菊花酒、登高等习俗。

寒露三候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剌,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菊始*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清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清)纳兰性德《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节选

”白露时节有“一候鸿雁来”那时第一批鸿雁来到了南方,为“主”到了寒露时节有“一候鸿雁来宾”后起飞的鸿雁才翩然到达,为“宾”

那鸿雁为何要南飞呢?

原来这些鸟类在秋季来临之际便离开寒冷的北方开始向南迁飞越冬全球至少有4,种迁徙鸟类约占世界鸟类总数的40%留鸟、候鸟、迷鸟……鸟儿的世界如同这缤纷的秋季绚丽而美好

寒露习俗

俗话说,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人们把夏天的衣服收拾起来,穿不上了。至于习俗,则是千里不同风。

上香山,赏红叶

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

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

不过,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河以北。北京地区观赏红叶的时期是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其中最佳时期是10月15日至30日。可以说,香山是国内最具口碑的赏红叶地点,说到红叶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想到、提及。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菊花茶,坚持喝

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寒露三候中的“菊始*华”,指的正是菊花此时普遍开放。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在寒露这一天,古人有时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而今天大家则喜欢多饮枸杞菊花茶。古时人们会用寒露后新上的枸杞泡澡,这样做可以使人精神焕发。今人如果嫌麻烦,那可以泡上一壶酒或茶,每天坚持喝,也能起到“和颜悦色”的作用。

秋钓边,醉江蟹

寒露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在江南地区,人们除了赏菊花,还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甚至有“秋钓边”的说法。其含义就是,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湘西侗族人民有寒露制腌鱼的习俗。据说在这天用米酒、食盐、糯米饭、辣椒面、花椒粉、姜丝等作料腌制的鱼味道特别好。

寒露前后,虾蟹繁多。老南京人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惯。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所以,寒露节后,不妨进食几只肥蟹来满足自己的舌尖味蕾。

亲子美食

牛奶花生酪

寒露时节,天气干燥,冷热空气交替,容易引起身体不适。这时候多吃点花生,能有效的滋补润燥。此外,花生中含蛋白质高达26%左右,相当于小麦的两倍,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和*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

:花生克,大米30克,牛奶适量,冰糖适量

1、把花生放入烤箱中,°烤10分钟,直到闻到花生油的香味就可以把花生拿出来去皮,也可以把花生米泡水后搓掉外皮。给花生脱掉衣服是为了口感更好,成品颜色更美,其实不去衣更健康。

2、把花生米和洗干净的大米放入破壁机内,大米能够增加花生糊的顺滑感,口感更好一些。

3、牛奶的用量不必太拘谨,像平时打豆浆那样,喜欢清淡就加多点牛奶,喜欢浓稠就加少一点牛奶。启动米糊功能;

4、喜欢甜的可以放点冰糖;

5、家里没有破壁机豆浆机的,可以用搅拌机打成生糊,然后过滤掉渣,放小锅里开小火,朝一个方向不停搅拌至煮沸呈浓稠状关火,全程需不时搅拌花生糊,这样熬出的花生糊才够细滑,不结块。

做好趁热倒入杯中,表面可撒些自己喜欢的玫瑰花碎或桂花,也可搭配水果麦片或坚果碎,爱吃什么撒什么。营养美味,丝滑享受,老少皆宜,比豆浆好喝多了,放置了一会儿,花生米露上面就结了

一层皮,很香滑的。

-END-

图文编辑:范康莉

审核:牛利蓉王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