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郎中学医记第二部菟丝子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引言:用药谚语,有出于医者,有出于民间,是对惯用药物功效的高度概括,生动、活泼,易为人们所记忆。

因此,收集用药谚语,对于我们记取方药是很有帮助的。今特录数条,以备参考。

11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按:地榆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治烧伤其功独擅。

方法为地榆炒炭存性,研粉,用麻油调成50%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又有谚语曰:“千人烧伤一治法,除过地榆没姓啥。”其义相同。

12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按:此言说明了茵陈采收药用最佳时期。

茵陈又称茵陈蒿,三月、四月采收作药,则药效佳良,待五月、六月采收已是无用之材,只能作柴烧,不能入药了。

13

宁得一把五加,不要金玉满车

按:五加皮有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祛邪补益、扶正补虚之功。

五加科植物如人参,为大补元气之品。刺五加有人参样作用,所以五加的价值甚高,故有此谚。

14

知母贝母款冬花,止赅化痰一把抓

按::知母、贝母为二母散,功专清肺、化痰,加款冬花则止咳之功更胜。

三者配伍,相得益彰,则咳止痰化。

15

丹参一味,功同四物

按:《本草纲目》中说:“丹参,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

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川芎、芍药故也。”

此语其实是此论的概括。其实,在临床上运用是有所区别的。

16

上床萝卜下床姜,不找大夫开处方

按:萝卜消食开胃,生姜温中散寒。李东垣曰:“上床萝卜下床姜,姜能开胃,萝卜消食也。”

上床静卧则助运之品,下床活动则需御寒之药,故用萝卜助运,用姜御寒。

17

冬天萝卜地人参

按:冬天的萝卜甘而鲜美,人们习惯于饭中煮萝卜,有健脾消食之功,其效可与人参媲美,故有此喻。又有“饭焐萝卜地人参”之谚,或“十月萝卜小人参”之说,其义同一。

18

粥谚一束

若要皮肤好,煮粥加红枣;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

心虚气不足,桂圆煨米粥;

肠胃腹泻,胡桃米粥炖;

头昏多汗,米粥参苡仁;

要治口臭,荔枝与粥炖;

清退高热,煮粥加芦根;

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

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暑,荷叶用粥煮;

若要双目明,粥中加决明;

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

若要补虚弱,肉骨头煮粥;

欲增血小板,花生同煮烂;

血压高头晕,胡萝卜粥用;

要保肝功好,杞子煮粥妙;

防治足气病,糙米煮粥炖。

按:以上药粥谚语一束可供临床参考应用。

粥易于消化吸收,四季均可,老幼皆宜,是养生治病的良药,因此特辑粥谚一束。

用药谚语,在民间流传甚广,均为人们口头之作,这需要我们,花工夫去收集、整理;其中饱蕴着人们的用药经验,因此值得医者重视和研究。

end

.2.16更新

长按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